养生大讲堂

【科普】高温天气谨防热射病
发布日期:2016-08-05  浏览量:...
字号字体变小字体变大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


    桑拿天,中暑不是什么罕见事儿。一般情况下,人在37℃左右的恒定温度下,依靠自身产热、散热功能,可以保证身体的“冷热均衡”。一旦进入高温环境,人体的“调温”就容易出现障碍,身体会出现头昏、多汗、疲乏、恶心等中暑症状。

  
热射病的分型

    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1.劳力性热射病

    多在高温、湿度大和无风天气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时发病。患者多为平素健康的年轻人,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数小时后发病,约50%患者大量出汗,心率可达160~180次/分钟,脉压增大。此种患者可发生横纹肌溶解、急肾衰竭肝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2.非劳力性热射病

    在高温环境下,多见于居住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城市老年体衰居民。其他高危人群包括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慢性酒精中毒及偏瘫或截瘫患者。表现皮肤干热和发红,84%~100%病例无汗,直肠温度常在41℃以上,最高可达46.5℃。病初表现行为异常或癫痫发作,继而出现谵妄、昏迷和瞳孔对称缩小,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约5%病例发生急性肾衰竭,可有轻、中度DIC,常在发病后24小时左右死亡


热射病的诊断标准

    有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强力劳动或运动的病史;体温达到40℃;伴有意识障碍,往往伴有休克。排除其他原因,就可以诊断。所以,能在早期识别热射症非常关键。


    如高温下发生出现昏迷的现象,应立即将昏迷人员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冷水反复擦拭皮肤,随后要持续监测体温变化,若高温持续应马上送至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热射病的预后

    热射病病死率介于20%~70%,5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80%。体温升高程度及持续时间与病死率直接相关。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与神经系统、肝、肾和肌肉损伤程度及血乳酸浓度有关。


热射病的预防

    出现早期症状,及时撤离高温现场。避免高温下、通风不良处强体力劳动,避免穿不透气的衣服劳动,进食含盐饮料以不断补充水和电解质的丧失。当高温下作业无法避免时,需改善劳动条件,加强防护措施,尽可能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盐分。有易患倾向者应避免从事高温下工作。


专家简介

王俊峰,脑病二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脑病专业。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专业青年委员,周口市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专业秘书。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偏瘫、眩晕、头痛、失眠、痴呆、面瘫、周期性麻痹、格林巴利、脊髓炎及抑郁症、焦虑症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健康热线0394-8289302

地址:周口市中医院脑病二病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