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大讲堂

【周口市中医院养生宝典】芒种话养生
发布日期:2016-08-01  浏览量:...
字号字体变小字体变大

今年的6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 “芒种”是农作物成熟的意思,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 芒种也是夏季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到了这个时节,天气越来越炎热。那么,芒种节气如何养生呢?芒种养生重点要根据季节的气候特征,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同时在起居饮食上加以调养。


    起居方面,由于夏日昼长夜短,大部分人会晚睡早起(正确的入睡时间应在夜间10-11点),所以中午宜小憩以解除疲劳,午休时间应为30分钟至1小时。芒种节气后,天气越来越热,尤其是中午,建议穿着上要有所讲究,最好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或丝织衣服,不仅有助于隔热、散热,起到降温的作用,还能保护皮肤,减少光、热对皮肤的刺激。同时也要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避开太阳直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芒种节气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出汗,所以衣服要勤洗勤换;当人体大量出汗后,不要马上喝过量的白开水或糖水,可喝些果汁或盐水,以防止血钾过分降低,适当补充钾元素则有利于改善体内钾、钠平衡。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


对于芒种节气的饮食调养,历代养生家都认为“清补”是最佳的选择。那么,到底何为“清补”呢?怎样“清补”对人体才会更有益呢?

     


  这里的“清补”就是选用具有一定祛暑生津功效的食料来补充人体的消耗。这个时候最应该吃些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如乌梅、山楂、柠檬、葡萄、草莓、番茄、菠萝、芒果、猕猴桃之类,因其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适度进补,还能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


  说到这里,恐怕不少人会把“清补”和“清淡”、“清与素”联系在一起,其实,“清补”并不意味着单吃素菜、水果之类,也不是追求饮食的绝对清与素。事实上,“清补”重在强调补养,只不过在补养的同时兼具解热消暑的功用,这样才能应付酷热的气候。下面几种荤食和补品,具有“清补”的作用,您不妨参考一下。


  1.鸭肉:炎炎夏日,在保持荤素合理搭配的基础上,夏季食用肉类的首选非鸭肉莫属。鸭肉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温不热,清热去火,根据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在容易上火的季节食用,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极强,凡是体内有湿热、虚火过重的人都适合吃鸭肉。

            
  2.西洋参:酷暑盛夏,多汗会损耗人体阴津,伤阴则易生虚火,出现疲乏、倦怠、心烦意乱、舌红尿赤等症状,而西洋参性凉而补,能降火、生津液、除烦倦。每次取上1~2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非常方便。


  3.泥鳅:经过一个春天的生长,在这个时节,泥鳅肉质达到了最为肥美的时刻。因其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良食品,故被称为“水中人参”。中医理论也认为,泥鳅有补中益气、解毒保肝、解渴醒酒、养颜等功能,同时,老年人常吃泥鳅还有助于抵抗衰老,强身健体。

       


    4.鱼:这个时节正是大黄花鱼、小黄花鱼、鲐鱼、鲅鱼及三文鱼和多宝鱼的产卵期,因此,此时最适宜吃这几种鱼。


另外,饮食勿过咸、过甜。饮食过咸,体内钠离子过剩,年龄大者,活动量小,会使血压升高。吃甜食过多,体内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能力逐渐降低,易引起中间产物如蔗糖的积累,从而导致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症。


个人简介:

        

     
杨彦峰 政协周口市第三届委员,周口市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周口市针灸、推拿、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骨病康复委员会委员,康复中心副主任,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擅长运用中医药特色疗法治疗疼痛性疾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及膝关节滑膜炎等一些疑难杂症的保守治疗方面有丰富的治疗经验,使很多患者避免了手术之苦。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及“优秀医师”光荣称号。

 

健康热线:0394-8288316

                 0394-82883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