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在周口市中医院上演。面对素有“血管炸弹”之称、死亡率极高的A型主动脉夹层,周口市中医院急诊科、胸痛中心、心胸外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凭借快速的应急反应、精准的诊断,成功为一名60岁女性患者拆除了这颗“炸弹”。目前患者已顺利脱离呼吸机,正在康复中。这一成功案例,标志着我院在危急重症心血管疾病的综合救治能力已达到区域领先水平。
生死时速:从急诊室到手术台的“绿色通道”
时间就是心肌,对于主动脉夹层而言,时间就是生命。该患者夜间因急性胸痛被送至我院急诊科。接诊医生高度警觉,在完善“心痛三项”及D-二聚体检查后,发现相关指标异常升高,强烈提示心血管急症可能。“胸痛中心”当班李玲医生第一时间受邀会诊,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地将诊断方向锁定在最为凶险的主动脉夹层上。没有丝毫犹豫,医院立即为患者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全主动脉CTA检查。影像结果证实了判断: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这意味着患者胸腔内最大的血管(主动脉)已经破裂,血液正涌入血管壁夹层,每一次心跳都可能导致血管彻底破裂,生命危在旦夕。
多科协作:精准决策托起生命希望
确诊后,心胸外科张俊杰主任带领团队火速介入。在详细评估患者病情后,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坦诚的沟通,详细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与风险后,家属给予了高度的信任。团队第一时间启动急诊手术方案。一场与“死神”的决战随即在手术室里展开。
匠心手术:8小时攻坚克难拆除“炸弹”
在麻醉科、手术室团队的全力配合下,由我院心胸外科张俊杰主任领衔的手术团队,为患者实施了急诊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这是一项心脏外科领域最复杂、难度最高的手术之一,需要在深低温停循环状态下,将病变的主动脉替换为人造血管。术中,主刀沉稳操作,小心翼翼地将那根脆弱不堪的主动脉成功切除,并精准植入人工血管,重建了患者的生命通道。整个手术历时约8小时,过程惊心动魄,但最终圆满成功!
重获新生:ICU护航迎来康复曙光
术后,患者被转入重症监护室(ICU)进行严密监护和治疗。ICU团队为患者制定了精细化的抗感染、循环支持、营养支持及器官功能保护方案。在医护人员的日夜守护和精心照护下,患者顺利闯过了术后出血、感染、低心排等一道道难关,生命体征日趋平稳,并于近日成功脱离呼吸机,恢复了自主呼吸。这标志着患者度过了最危险的术后早期阶段,迎来了康复的曙光。
专家提醒:剧烈胸痛背痛需立刻就医
心胸外科专家借此案例提醒广大市民:主动脉夹层发病急、进展快,典型症状为突发的、撕裂样的剧烈胸痛或背痛。一旦出现此类症状,切莫掉以轻心、拖延观望,必须立即拨打120,前往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急诊。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此次高龄高危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成功救治,是我院多学科协作(MDT) 模式下的一次经典胜利,充分展示了从快速准确的急诊初筛,到胸痛中心的高效分流,再到心胸外科的紧急救治及ICU的精细化管理,一整套急危重症救治体系的强大实力。作为一家市级三甲中医院,我们不仅致力于弘扬祖国医学,更在现代医学的高精尖领域不断突破,用实力和责任担当,为全市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文字:心胸外科 李奎
编辑:李 锐
责编:李 锐
审核:赵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