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多措并举防“基孔” 织密健康防护网 ——周口市中医院防控基孔肯雅热在行动
发布日期:2025-07-25  浏览量:...
字号字体变小字体变大

近日,我国疾控网站公布的基孔肯雅热发病数据呈增长趋势,市疾控中心下发了相关防控技术指南,为应对基孔肯雅热疫情风险,筑牢防控屏障,7月24日,周口市中医院组织急诊科、发热门诊等科室开展基孔肯雅热防控专题培训会,并部署落实系列防控措施,全力保障群众健康安全。本次培训由疾控科张艳敏主讲。


培训中,疾控科张艳敏首先阐述了当前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全国发病数据及本市防控要求,考虑到当前国内部分地区蚊媒传染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明确基孔肯雅热的防控工作不容忽视,需引起一线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随后,她围绕基孔肯雅热的核心知识展开讲解。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各年龄阶段人群均易感。该病主要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日常接触及共用生活物品不会导致传播。其潜伏期多为3-7天,范围在1-12天,传染期为发病当天至7天。在临床症状方面,以发热、皮疹及剧烈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此外,还对风险地区的划分标准进行了说明,使医护人员明确不同风险地区的防控重点。


在病例分类报告要求上,严格依据本市疾控中心下发的防控技术指南,规范了操作流程,强调必须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防控原则,确保疑似或确诊病例能够及时、准确上报。关于防控措施,从三方面进行阐述:强化预检分诊发热病例筛查,传染源管理需对患者实施隔离治疗;传播途径阻断要做好蚊虫孳生地清理及防蚊灭蚊工作,如翻盆倒罐清除伊蚊孳生地,家庭安装纱门、纱窗,睡眠时使用蚊帐,户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袖衣裤并涂抹避蚊胺等驱蚊剂;易感人群保护则要着力提升个人防蚊意识,普及相关防护知识。


通过本次培训,我院急诊科、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对基孔肯雅热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掌握了该病的鉴别要点,提升了早期识别能力,也进一步明确了病例报告及防控工作的具体要求,为我院应对夏季蚊媒传染病高发态势,特别是基孔肯雅热疫情,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支撑。


培训后,医院大楼管理科迅速行动,全面开展防蚊灭蚊工作。对医院各区域细致排查,重点清理洗手池、绿化带、排水沟等易滋生蚊虫处的积水,定期对公共区域进行药物喷洒,检修纱窗,并在关键位置放置灭蚊灯,切实减少蚊虫数量。宣传科则利用院内大屏滚动播放防控宣传视频,内容涵盖基孔肯雅热核心知识、防蚊方法及症状应对措施,提升全员防控意识。

我院将持续跟踪培训效果及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通过督导检查等方式巩固培训成果,确保切实做好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保障群众就医安全,提升医院整体防控水平。

文字:疾控科 张艳敏

图片:疾控科 张艳敏

编辑:李 锐

责编:李 锐

审核:赵文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