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大讲堂

中医认识衰老
发布日期: 2023-10-30   浏览量:...
字号字体变小 字体变大

如今,老龄化现象日趋严峻,目前全球总人口60多亿,预测到2025年全球人口将达到80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们将面对两大健康难题———衰老和疾病。抗衰老的研究任务日益紧迫。中医衰老学说主要从先天禀赋与后天调养、虚与实方面着手。归结起来主要有体质学说、虚损致衰学说、邪实致衰学说、情志致衰学说四个方面。

体质学说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火形之人,比于上徵,似于炎帝。其为人赤色,广䏖,锐面,小头,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安地,疾心,行摇,肩背肉满。有气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好颜,急心,不寿暴死”,这是体质遗传的最早记载。《灵枢·天年》曰:“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或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岐伯曰: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其不能终寿而死者……其五脏皆不坚。”指出了先天禀赋不足,五脏不坚是短寿原因。张景岳说:“以人之禀赋言,则先天强厚者多寿,后天薄弱者多夭。”亦是强调人类的衰老和先天禀赋有密切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女子七岁,肾气盛,齿发长。……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又“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可见男女禀赋不同,衰老的速度亦不同,且衰老并非老年才开始,而是生物体在其生命过程中生长发育到达成熟期以后,生物体在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就开始出现一系列慢性、进行性、退化性的变化。

虚损至衰学说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载:“气血正平,长有天命。”提示人体的气血正常、平衡,那么人才会长寿。《圣济总录》载:“一气盈虚,与时消息,万物壮老,由气盛衰,人之有是形体也,因气而荣,因气而病”。《医林改错》载:“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由此可见,脏腑失养、气虚血瘀等气血失调的情况是衰老的重要病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张景岳在《类经·阴阳类》中说:“人之疾病……必有所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阴阳是中医八纲辨证的总纲,故而不论衰老抑或疾病,都可以用阴阳来阐述。阴虚致衰的理论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阳虚致衰的理论源于《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提示阳虚则生命机能低下,机体趋于衰老。《景岳全书·传忠录》论述“阳强则寿,阳衰则夭”,认为阳常不足是多数人不能尽其天年而终的主要原因。

邪实至衰学说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以此养生则殃”。《素问·生气通天论》亦曰:“气血以流……长有天命。”《医林改错》曰:“百病不愈,安得长生……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气血充盈和通畅又是人体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朱丹溪《格致余论·养老论》曰:“夫老人内虚脾弱阴亏性急……阳虚难降则气郁而成痰。”指出阴亏内热,阳虚气郁皆会生痰。

情致至衰学说

中医学有“七情”之说,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七情“过”与“不及”皆可致病,“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说明五脏为情志活动提供物质来源,并受五脏的调节。《灵枢·口问》曰:“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厥绝,脉道不通。”情志致衰的机制主要是要通过使脏腑亏虚、气血衰竭、气机逆乱、阴阳失调和痰凝血瘀几方面。

作者简介


张艳霞,脑病三病区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周口市医学会第一届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卒中与重症分会第二届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第二届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卒中与重症分会第二届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感染与免疫分会第一届专科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睡眠研究会神经睡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周口市医学会脑卒中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口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委员;周口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周口市脑卒中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曾到上海长海医院进修,发表国家论文10余篇。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头痛、眩晕、颅内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变性、中枢神经系脱髓鞘疾病、周围神经病等疾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杨晨曦

责编:黎倩平

审核:孙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