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保健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秋节气灸
发布日期:2022-08-06  浏览量:...
字号字体变小字体变大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此时气候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虽已立秋,但伏天还没过去,所以常常是“秋已立,暑难消”,此时人体内积蓄的夏季湿热还未完全散去,容易导致气阴两虚。 

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疾病,因为需要润燥、养阴。艾灸时,我们主要选用关元、太溪、太白等穴。

立秋节气灸的穴位和功效

1.关元穴

关元穴是任脉的腧穴,在脐下3寸正中线上。我国古代就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这一说法。这时艾灸关元,以“秋收”顺序,收元阳,益真火,养肾气,以备冬藏。

2.太溪穴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位于脚踝部,是内踝与跟腱连线的中点。艾灸此穴具有补益肝肾、滋阴生津降火的功效。

3.太白穴

属足太阴脾经,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对太白穴进行艾灸可以保护脾胃,一些脾虚的人群经常艾灸太白穴可以有效的调节脾胃,起到健脾益气的作用。

施灸方法

1.艾条灸:点燃艾条一端,用艾火一端对准施灸穴位,距离皮肤3cm左右,如局部有温热热舒感觉,即固定不动,可随热感、时间调整艾火与皮肤之间的距离,每次施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红晕为度。

2.隔物灸:是指隔姜或隔盐灸,要求灸力强,艾灸时间长,一般一个穴位灸6-9壮,以皮肤局部潮红不起疱为度。

立秋养生保健

1.饮食方面:由于立秋时节还在三伏之中,不适合大补,我们可以食用黄芪粥来补气。黄芪粥具有健脾益气,祛湿养肺的功效,补夏天消耗之气。

2.起居方面:按照四季养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理论,立秋标志着阳气进入收的乐章。人体养生要跟自然界同步,起居、运动遵循收敛阳气的原则。

立秋的起居应该早睡早起,既顺应阳气的收敛,又能舒展肺气。此外,立秋过后可逐渐增大运动量,但不适宜高强度的运动,避免过度出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