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保健

秋季养生话膏方
发布日期:2022-08-31  浏览量:...
字号字体变小字体变大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地以急,地气以明”。秋季历经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在四时顺序交替周期中为四时第三,以五行论,属五行中的金,是气候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转变为阴的关键时期,也是自然界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人们生活起居也要顺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以利于体内阳气的收敛、下降。

秋季人体的生理病理特点

秋季气候转凉,阳气收敛,但余暑未尽,天气干燥。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常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或失眠多梦,是神经精神疾病多发的季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季多燥,则又是咳嗽、便秘、肠风下血、痔疮等疾病多发的季节。

秋季膏方调理的注意事项

《黄帝内经》早有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受不良饮食习惯、作息不规律、气候变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当今社会环境容易导致人体“阳有余阴不足”,体有“虚火”者极为普遍,而秋为“容平”之季,气候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阴阳变化由“长”到“收”。人体因暑热伤津,又加秋燥肆虐,更伤人体阴津,燥邪最易伤肺。肺主呼吸,与大肠相表里。燥邪伤肺就会出现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皮肤皲裂、咳嗽痰粘等症状。故此时服药,当注重滋润养阴,忌用耗散阴津之品。如《养生月览》中说:“立秋后宜服张仲景八味地黄丸,治男子虚羸百疾,医所不疗者,久服身轻不老。”《四时纂要》记载:“(九月)取枸杞子浸酒饮,令人耐老。”正如《摄生消息论》中所说:“秋间不宜吐并发汗,令人消烁,以致脏腑不安。”膏方调养应把握以润燥养阴,兼顾肾肺两脏。阴虚型体质患者,尤应注重防燥伤阴。多在膏方中加入沙参、麦冬、百合、杏仁等中药。对于经常咳嗽、嗓子痒的人,膏方中可加些乌梅、桔梗。 

秋季膏方的适用人群

亚健康人群: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生活压力大,而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也容易造成机体处于心烦易怒、记忆力下降、失眠、体虚易感冒、须发早白、脱发等亚健康状态,若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易感外邪而致病,按照中医治未病思想,需要及时应用疏肝解郁、安神助眠、补养气血、益气固表的膏方来调整机体气血阴阳失调状态。

中老年人群:中医认为人过四十,阴气自半,人体存在一个由盛到衰的自然转变规律。比如中年女性气血亏虚、少经、提前绝经等,老年人脏腑气血阴阳衰弱,选择膏方来调理补养,以补益脏腑气血,维持人体阴阳平衡,可起到强身抗老、延年益寿的作用。

儿童及青少年群体: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包括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的患儿;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食欲不振、身材矮小、大便溏薄;过敏性疾病、汗证、遗尿和生长发育迟缓。

慢性病患者:久病者多虚实夹杂,非一针一药所能奏效,此时辨证服用膏方,不仅补虚,又能兼顾所患疾病,使机体尽快康复。如患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慢性胃炎、慢性肾炎、贫血、神经衰弱以及肿瘤病人放疗、化疗后等疾病的人,均可服用膏方进行疗疾补虚。

大病或术后康复期患者:如各种手术后、放化疗后、出血后、产后身体极度虚弱者。术后,尤其较大创伤的手术后,患者身体处于极度虚弱的状态,若能服用一段时间的膏滋,对早日恢复有很大帮助。

膏方服用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次口服一勺(10g)左右,一日两次,温水冲服,空腹服用,胃肠功能欠佳者,宜饭后服用;儿童减半或遵医嘱。服用膏方期间,要忌食生冷、油腻、辛辣、不易消化以及有较强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妨碍脾胃功能,影响膏方吸收。服膏方时不宜饮浓茶,含有人参的膏方忌食萝卜。

在服用膏方期间如发生感冒、发热咳嗽、多痰或其他急性疾病时应暂停服用;若因服用膏方出现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胃肠道不适时也适当减量观察。人体的虚损不是一日所致,因而调理也不能急于求成。初次服用需3个月,连续服用两到三年,体质可明显得到改善。

返回顶部